EN
新闻事件
响应“无废”号召 践行绿色转型 烟台金正环保废盐综合利用技术入选省重点研发计划
发布时间:2025-08-28
  |  
阅读量: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立项名单。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正环保”)申报的“工业废盐综合利用关键膜产品及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成功入选,标志着该公司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领域再获重要认可。作为国内环保领域的领军企业,金正环保此次凭借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实践,为破解工业废盐资源化难题提供了 “绿色方案”。

图片

随着我国工业进程不断加快,废盐产生量持续攀升。据行业预测,2025 年废盐产量将达 3500 万吨,市场规模近 1050 亿元。然而,传统填埋处置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更存在长期污染隐患。国家《“十四五” 时期 “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要求 “大幅提升固废资源化水平”,新《固废法》亦强调 “最大限度降低固体废物填埋量”。将杂盐由“环境包袱”转化为“循环财富”,已成为响应绿色转型国家战略、切实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产废企业处置需求与环保政策双重推力,废盐资源化行业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重大挑战。

图片

金正环保聚焦于“高效分离”和“资源化转化”两大核心方向。高效分离层面,开发复杂多元盐水体系平板纳滤技术,实现一价盐与多价盐的精准分离;依托改性电极与集成装备的有机物高效氧化技术,显著降解近饱和盐水中的COD;同时,阻垢剂、清洗剂等特种药剂的研发与应用,保障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稳定运行;资源化转化层面,攻克高品质氯化钠结晶、硫酸钙与氟化钙诱导结晶等系列技术,实现盐类资源的高值回收与绿色利用,最终形成从 “分离” 到 “资源化” 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图片


图片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明确指出,将“烧碱(40%以上采用工业废盐的离子膜烧碱装置除外)”列入限制类,并将“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作为废盐综合利用的可以保留)”纳入淘汰类。这一政策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视,也为废盐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清晰的产业导向。

金正环保研发的工业废盐资源化技术,目前已在化工园区实现规模化应用,成效显著。该技术依托“高效分离+资源化转化”的核心工艺体系,每年可高效拦截数万吨杂盐,避免其进入填埋场形成二次污染,从源头上大幅降低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风险,为化工园区生态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该技术处理后的废盐可转化为纯度稳定、成分符合标准的精制工业盐,产品性能完全满足氯碱、纯碱、印染等多个领域的高要求生产标准,能够作为优质原料直接回用于离子膜烧碱制备及多种化工产品生产流程,成功嵌入绿色循环产业链。该模式实现了“从生产中来,回到生产中去”的闭环循环,真正将工业废盐由环境治理的“负担”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财富”。

图片

图片

金正环保以“致力于水循环利用与环境改善” 为使命,将社会责任深度融入技术创新全过程。其工业废盐资源化解决方案,既不仅为各地推进 “无废城市” 建设、助力 “双碳” 目标达成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技术样板,更以产品盐的广泛应用为纽带,打通了 “废盐治理-资源再生-工业复用” 的闭环链条,助力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金正环保将以此次入选重点研发计划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工业废盐资源化+盐化工利用” 模式,推动技术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通过 “技术输出 运营服务” 双轮驱动,为全国化工、制药等行业提供可复制的 “零填埋” 解决方案,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