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事件
矿井水零排放处理 烟台金正环保:以“膜法”守护绿色矿山水生态
发布时间:2025-08-27
  |  
阅读量:

为全面推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矿井水源头保护、分类处理、综合利用。此前,《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也鼓励途径利用多余矿井水,矿井水外排含盐量不得超过1000mg/L

在国家政策持续引领下,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正环保”)依托自主研发的“脱稳耦合平板膜”核心技术,成功将矿井水由“环境负担”转化为“第二水源”。经处理后的产水清澈安全,可直接用于矿区生产、绿化及生态补水,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标准回收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该技术是我国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战略的生动实践,也为推动煤矿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路径与行业范例。

图片

针对高硫酸钙型矿井水,常规处理方法存在的药剂投加量大、污泥产量高、运行成本高等行业难题。金正环保创新推出“脱稳耦合平板膜”处理技术,打破了传统药剂软化工艺的局限。通过平板膜浓缩与自诱导结晶相结合,在无需持续投加化学药剂的条件下,借助首次投加的晶种诱导过饱和硫酸钙析出结晶,并通过系统自持不断生成新晶种,实现循环往复的高效软化。这一过程不仅未引入新的溶解物质,还有效降低原水含盐量,尤其在高硫酸钙水质中表现优异,是一种真正的“减法”净化工艺。

图片

金正环保硫酸钙结晶器

图片

2019年,金正环保成功中标陕西榆林袁大滩煤矿矿井水零排放项目,合同总金额4.1亿元,设计日处理水量36000立方米。该项目于202012月正式通水达标运行。该项目是金正环保“脱稳耦合平板膜”创新性工艺包技术首次成功应用,每年可实现1200万立方米废水的高质回用,并且相比传统工艺药剂添加减少80%以上,污泥产出量减少60%,蒸发处置量下降50%,年节约运营费用逾亿元,成为矿井水零排放资源化利用项目行业标杆案例。

图片

金正环保煤矿矿井水部分项目案例

在袁大滩项目的成功基础上,金正环保迅速将这一先进技术推广至全国范围,目前已应用于18个矿井水处理项目,在运工程规模达到31.81万吨/天。近三年来,该技术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74亿元,利润3.92亿元,并带来显著的社会与生态效益:年回用清水量1.06亿立方米,年节约运营成本7.51亿元,相当于年节约标煤31.8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3.02万吨,为区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实质性支撑。

这些成果直接呼应《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矿井水利用目标——到2025年,黄河流域矿井水利用率力争达到68%以上,并建立健全政策与市场机制。金正环保正凭借扎实的工程技术实力,积极助力国家水战略目标的实现。

图片

金正环保不仅是技术实践的领先者,更是行业规范与标准建设的推动者。金正环保自主研发建造了平板反渗透膜全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膜组件达22万支,实现了膜组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在膜法水处理装备制造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公司构建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一体化商业模式,实现从技术到市场的完整闭环。

图片

金正环保自动化生产线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与创新,参与近20项国家标准制定、4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获授权膜法水处理相关专利260余项,全系列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具备国际市场的准入资格。

多项技术入选国家及省级推广目录:“高盐水循环回用技术”入选水利部《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2019年)》;“脱稳耦合平板膜矿井水零排放集成装备”入选工信部《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年)》和《2022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相关技术亦入选山东省科技厅2023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并获批“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

图片

在国家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宏观背景下,金正环保不仅聚焦于帮助客户降本增效,更着眼于区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循环。其处理工艺严格遵循国家政策要求,在确保矿井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含盐量≤1000mg/L),优先将产水回用于工业生产,余水则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调配体系,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此外,系统产生的副产物如硫酸钠、二水硫酸钙可达国家一等品标准,可作为化工原料外售,真正实现“零排放”和“物尽其用”,全面响应国家“推进矿井水全要素利用,减少固废产生”的绿色要求。

展望未来,金正环保将继续专注于膜法水处理的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不断拓展技术在各种高难度水处理场景中的应用,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水环境治理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为国家矿井水政策的深入实施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力。